结合 2025 年甘肃高考 “3+1+2” 模式及各科考试范围,制定复习计划需兼顾 “全面覆盖考点” 与 “针对性突破”,以下是兰州追贤高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小编整理的分阶段、分学科的复习策略框架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:
-
核心目标:覆盖所有考点,夯实基础,梳理知识框架(尤其针对数学、物理等逻辑性强的学科)。
-
具体做法:
-
对照考纲逐章梳理教材,标记高频考点(如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、历史时间线、化学元素周期律)。
-
用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(如地理 “大气环流” 关联 “气候类型”“自然带分布”)。
-
每天分配固定时间专攻薄弱模块(如英语语法中的虚拟语气、生物遗传规律计算)。
-
-
核心目标:聚焦重点题型,训练跨知识点综合应用能力(如数学函数与导数结合、历史史料对比分析)。
-
具体做法:
-
按题型分类刷题(如语文现代文阅读 “论证结构分析”、物理 “电磁复合场应用题”)。
-
针对甘肃自主命题的选考科目(如化学、地理),研究近 3 年本地模拟题,总结命题偏好。
-
每周完成 1 套全科模拟卷,限时训练(如数学 2 小时、语文 2.5 小时),培养时间分配能力。
-
核心目标:调整答题节奏,强化高频易错点,适应考试状态。
-
具体做法:
-
优先使用最新模拟卷(如 2025 年甘肃名校联考卷),按高考时间(上午 9:00-11:30 考语文 / 理综,下午 3:00-5:00 考数学 / 文综)进行全真模拟。
-
建立 “错题本”,重点复盘重复出错的知识点(如英语完形填空的固定搭配、政治主观题的答题逻辑)。
-
回归教材,重温基础概念(如生物 “细胞呼吸” 细节、地理 “地质构造” 示意图),避免因细节失分。
-

-
基础层:每天 15 分钟背诵古诗文必背篇目(确保 64 篇无遗漏),积累易错字(如 “羸弱”“赝品”)。
-
能力层:现代文阅读聚焦 “论证分析”“观点提炼”,每周精读 2 篇人民日报评论(训练论述类文本思维);写作积累 “科技伦理”“文化传承” 等热点素材,练习 “引议联结” 结构。
-
基础模块:优先掌握 “函数”“立体几何”“概率统计”(占分超 60%),确保选择前 10 题、填空前 3 题、解答前 4 题全对。
-
难点突破:针对 “导数应用”“圆锥曲线” 等压轴题,总结 3-5 种常规题型(如极值点偏移、轨迹方程求解),每周集中训练 2 道同类题。
-
听力:每天 1 篇真题训练,适应美音 + 英音混合口音(可听 BBC、VOA 片段),重点抓取数字、时间、态度词。
-
阅读:精读高考真题中的科普文(如量子计算、环保技术),训练 “定位关键词→分析长难句→匹配选项” 的解题流程。
-
写作:应用文牢记 “邀请信”“建议信” 等格式;读后续写积累 “情绪描写”“动作链” 句型(如 “Her eyes widened in surprise, fingers trembling as she reached for the letter”)。
-
物理:
-
力学(牛顿定律、动量守恒)和电磁学(电场、磁场)占分超 70%,需吃透 “受力分析”“电路动态变化” 等基础模型。
-
实验题重点练 “误差分析”“数据处理”(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内外接选择)。
-
历史:
-
按 “时间线 + 主题” 梳理(如中国古代 “中央集权制度演变”“近代化探索”),对比分析相似事件(如中西工业革命差异)。
-
针对开放性试题(如 “阐释制度与治理的关系”),训练 “观点 + 史料 + 结论” 的答题逻辑。
-
艺考生 / 基础薄弱生:
-
一轮复习延长至 2 月,优先掌握各科 70% 基础考点(如数学选填前 8 题、语文古诗默写),放弃难题。
-
优等生:
-
二轮开始主攻压轴题(如数学导数、物理压轴大题),每周 1 次跨学科综合训练(如用数学概率分析历史数据、用地理知识解读政治 “区域协调发展” 政策)。
-
时间管理:
-
每日划分 “固定模块”(如早 7:30-8:30 背文综 / 英语单词,晚 8:00-9:00 攻克数学难点),穿插 10 分钟休息避免疲劳。
-
密切关注 2025 年甘肃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考纲微调(尤其选考科目),及时调整复习重心。
-
每周留 1 小时反思:哪些知识点仍模糊?哪些题型耗时过长?动态优化下周计划。